2018
第六期
文坛掠影
双重经验的跨域书写 刘登翰
-——美华文学研究的几个关键字(下)
农耕意象与古典情怀 哈 雷
-——序何金兴诗集《对着辽阔,喊出雪崩》
散文随笔
独自驾船环海的杰西卡 胡仄佳
学术园地
中国道教文化的发展渊源 毛 菡
-——以武当山为例
第三期
文坛掠影
中国百年新诗的光荣与梦想 谭五昌
欧洲龙吟诗社与欧洲华人诗词创作 朱巧云
散文随笔
一万年前的星星 王 尊
学术园地
品牌国际化修辞策略及其对品牌 黄 净
评价的影响
我国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情况探析 张聪然
第五期
文坛掠影
在澳门解释中国崛起 荒 林
-——杨义先生学术的创意之美
诗人宛在 施晓宇
散文随笔
文学地理学: 邹建军
创作与批评的双重空间
学术园地
“乌托邦幻灭”之后 温明明
-——论马华诗人李宗舜1980年代初的诗歌写作
第二期
文坛掠影
美华诗人的故国想象与生命体验 彭朝琴
-——评吴唯唯诗集《柔软的金刚钻》
不能承受的生命之痛 张琰婧
-——伍绮诗《无声告白》的创伤叙事研究
散文随笔
都市的眼睛 俞 敏
学术园地
“一带一路”背景下南亚国家 黄方方
汉语教材研究
第四期
文坛掠影
《刘姥姥进贾府》中的四个「笑」字 孙绍振
首次尝试 诗化经典 曹树堃
-——谈谈《诗化老子道德经》创作过程
散文随笔
彭城旧事澥外琐忆 海 龙
学术园地
从功能语言学的相关理论探讨古文 张建秀
翻译的策略选择
第一期
文坛掠影
自审与审他的多重跨越叙事 凌 逾
-——論少君的微臉百相網絡
“人”真是个叫我惊歎不已的造物(下) 张 翎
译林探索
在文化霸权主义中斡旋 谢 甯、赵友斌
——对中国当今“英语热”引发的霸权主义和文化失语下的“冷思考”
学术园地
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模式探讨 谷世乾